番外十-《六零年代大厂子弟》
第(3/3)页
“没有,这是我上大学的时候,陪我媳妇一起上英语课学的。”
*
翌日下午,甫一从会议室出来,史密斯就问身边的秘书:“让人盯着的酒店那边,情况怎么样?
他们今天见了什么人?”
“没见什么人,戴先生和黄先生吃过早餐就出门了。”
秘书翻出笔记本念了好几个地名,解释道,“他们在酒店租了两辆自行车,骑车去这些景点玩了大半天。
直到咱们派去的人回来前,这二人还在工艺品店选购纪念品呢。”
史密斯将那个笔记本拿过来扫了一眼,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着戴誉二人的行程安排。
比如,吃了市民公园门口的热狗和炸薯角,还吃了酒店对面的甜筒冰淇淋,后面括号里还标注了一个数字3,意为吃了三次。
史密斯:“……”
不喜欢咖啡,倒是挺喜欢冰淇淋的……
“他们在景点拍了不少照片,看样子似乎真的是完成任务打算离开了。”
秘书补充。
“知道德国人什么时候来嘛?”
秘书摇头:“按照时间和距离算,在他们前往下一个城市之前都未必能到。
也许是在别的城市碰面。”
戴誉和黄轩从外面回来时已经快七点了,正准备去餐厅吃晚饭,就被一个棕发碧眼的年轻人拦住了去路。
这人他们认识,昨天跟在史密斯身边的秘书先生。
听对方说明了来意后,黄轩装模作样地对戴誉劝道:“要不给史密斯先生这边一次机会吧,反正还没签合同呢,他们也挺真诚的。
开出的条件与德国那边差不多,但是发动机性能参数要更好一点。”
戴誉被黄轩劝了好半晌,才看向那位眼巴巴瞅着他们的秘书,犹犹豫豫,不情不愿地说:“好吧,我们会将贵公司的条件同时汇报给上级领导的,具体与哪个公司合作,由领导说了算。”
与秘书先生你来我往地寒暄了一阵,将人送走后,戴誉二人回房间合计了一番,便去敲响了考察团领队的房门。
这会儿已经快晚上十点了,可是领队的套房里去很热闹,几位领导和某个飞机制造厂的总工正凑在一起开会。
戴誉与众人打了招呼,又特意看向那位总工,关心道:“胡总也在呢,歼击机的合作项目有眉目了吗?”
戴誉知道他们来了英国以后,就一直积极地与当地的一间研究所来往,洽谈合作研制新型歼击轰炸机的项目。
胡总工摇摇头,叹道:“预算太高了,我们算了好几次,按照对方开出的条件,得拿出二十多个亿才能完成这次研制任务。
但是咱们国家每年的所有科研经费加到一起也才几十个亿。
哪怕我们在这边谈好了,国内也不会同意这个方案的。”
领队见戴誉二人这么晚上门,便问了他们的来意。
黄轩忙将直升机公司的合作项目,给几位领导介绍了一遍。
戴誉最后总结道:“他们公司同意转让整机和发动机的制造权,返销金额点在总金额的25%,但是我感觉这方面仍有商量的余地。
另外,他们还答应派一位工程师到国内指导生产。”
条件算是十分优渥了。
领队和另几位领导,听了这个条件,感叹道:“要是咱们接触的几家军用飞机公司也能这么痛快就好了。”
只不过,战斗机的引进迟迟没有眉目,领队便对直升机项目兴趣不大,毕竟这个不是目前迫切需要的。
看出他们的犹豫,戴誉与黄轩对视一眼,然后劝说道:“我们厂之所以被确定为对外开放厂,就是因为生产的几个机种,在国际上有一些销售优势。
买断英国公司的直升机制造权,可以让我们厂的直升机制造水平飞速提升二十年。
生产出世界一流水准的直升机以后,就可以直接出口创汇。
届时也能反哺我国的其他航空项目,毕竟二十多个亿可不是小数目,总比一味地等着国家拨款强。”
“这也是符合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最新思路的。”
既然想要以民用养军用,总要提升民用飞机的技术水平才行。
领队思忖片刻后,在戴誉和黄轩的肩膀上拍了拍,松口道:“辛苦你们了,先把这家公司的资料留下吧,我们探讨之后再决定要不要引进。”
戴誉点点头,心知事情只能暂时进行到这一步了。
他们这些人是打前站的,最好的结果是,在离开英国前与这家公司签订一份合作意向书。
真正的项目谈判会由国内的专门谈判小组负责,这种规模的国际合作项目,没个一年半载是定不下最终合同的。
套房里的其中一位领导,倒是对戴誉他们的谈判过程很感兴趣,如此优渥的条件还是这么多公司里的独一份。
总不可能是对方公司发了癫,主动提出来的。
戴誉详细讲了他们这些天与对方周旋的经过,又说:“对方确实很有合作的诚意。”
那位领导点头笑道:“还是年轻人的思路开阔啊!”
他冲着戴誉和黄轩招招手说:“既然你们主动上门了,就来给歼击轰炸机这个项目出出主意。
有没有好办法能让这个合作项目继续下去?”
黄轩心说,有钱就能继续下去,关键是没钱呀。
没钱啥也玩不转。
他委婉建议道:“咱们资金有限,而且每个科研单位都在嗷嗷待哺,国家不可能把大半科研经费只放在这一个项目上。
要不还是先花钱购买现成的飞机和制造技术吧。
自主研发或者合作研发的事,等咱们有钱了再说。”
戴誉也觉得没必要在这种二十多亿的项目上浪费时间了,这个提议拿回去,肯定会被毙掉。
见在座的几位领导面上的表情都没什么变化,戴誉想了想,硬着头皮说:“我赞成黄工的观点,引进现成的战斗机可以快速武装部队,从头研发的话周期太漫长了。
同样的时间成本,不如与几所大学和研究所商量商量,将我们的科研人员送来欧洲留学进修一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