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陆团长趁机瞪了一眼主团的几位演奏家,让他们安静了下来。 几秒钟后,周末睁开眼睛,其他人也瞬间竖起了耳朵。 “铮——” 一声弦响,在场的所有人都不约而同的露出了诧异的神情。 二胡由于制作工艺上的关系,它的声音是先由琴弦振动发出,再由琴箱变化放大,听在人耳中会显得低沉悲怆。 所以二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悲凉,忧伤等词语,尤其是在拉一些比较慢的曲子时,如泣如诉,像是有人在耳边诉说着悲伤的故事。 但此时周末的二胡声,却是异常的明快欢愉,充满了欢庆的节日气氛。 “铮~铮~铮~” 二胡的声音越来越快,听起来像是阵阵鞭炮声。 这时候,民族乐团中的首席二胡听到这里,突然激动的手舞足蹈。 “这是……良宵!” “一曲《良宵》共佳节,天下华人唱除夕。” 良宵? 二胡名曲《良宵》? 民族乐团中的其他人先是一愣,随即一脸恍然。 这明快欢愉的旋律,说的可不就是除夕佳节,一家人围坐在炉边的夜话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除夕这个节日,对于华夏民族的重要性,几乎已经是烙印在了骨子里面。 在这一天,就算是漂泊在远的游子也会赶着回去和家人团聚,在烟花鞭炮声中辞旧岁,迎新春。 在场的人中,除了伊尔特和肯齐这两个老外,其他所有人都沉浸在了这二胡声中。 向来以悲见长的二胡,却被周末拉的如此的安稳祥和。 这份功力,让民族乐团中的首席二胡,也忍不住自愧不如。 伊尔特和肯齐虽然不是华人,但他们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对音乐的鉴赏力很高。 他们能感受到曲子中的旋律浑然天成,情绪如山泉般自由流淌。 它不像是《百鸟朝凤》那么惊艳,但却更加润物无声,悄无声息的便让你沉浸在一片祥和之中。 作为乐评人,伊尔特也无法判断哪一首曲子更好。 这时候,二胡声也在一片美好的祝愿中结束了。 不过四分多钟的曲子,却让现场安静了足足半分多钟。 “肯齐,我输了,对于华夏的民乐我确实了解的太少了。” 这时候,伊尔特无奈的苦笑一声,声音中有着强烈的挫败感。 “伊尔特,你不应该叫我来的,我现在很后悔来这一趟。” 肯齐这话一说,顿时让民族乐团的几个演奏家面色有些不悦了。 这白人老头什么意思?他难道是在看不起我们华夏的二胡名曲吗? 他们下一秒就看到肯齐快步上前,有些激动的抓住周末的胳膊道:“为什么,为什么要让我听到如此美妙的旋律。” “我可能会因此患上失眠的,因为以后再也听不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