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周家做生意这才多久,竟然有钱买地了?做生意要真这么简单,她回头去镇上支个摊儿说不定也能挣个十两八两的...... “磨蹭啥呢?菜都烧糊了,还不快舀起来!” 陈老太太一嗓子把方氏拉回了现实。 家里十几口人的饭都是她做,哪抽得出空去镇上摆摊?想想还是作罢了。 里正拿上东西带着陈老大和陈老二去量地。秦孟商不清楚古代的田地管理制度,正巧周令祈回来了,便让他跟着一起过去。 确定了田契无误,还要拿去县衙盖章。 里正将契书收好,对秦孟商说:“正好我明天要去镇上开会,顺道帮你办了。” “那就多谢里正叔了。” 秦孟商本想留他下来吃饭,里正却摆摆手婉拒了。 家里的稻子还没收完,偏巧县令又赶在这个节骨眼儿召集他们去开会,哪有闲心留下来吃饭。 先前下了一个月的大雨没见县衙有动静,一到秋收就开会,除了惦记他们地里那点粮食,里正还真想不出来有什么别的事。 不仅是他这么想,其他几个村的里正也都想到了一块去。 果不其然,他们一进县衙,县令还没见着,那位留着小胡子的师爷便笑眯眯说了今年要增加税收的事。 隔壁桐花村里正嘴快反驳道:“又要增税?今年六月连着下了大半个月的雨,咱们村里好些田都被淹了,收成至少减少了三成!村民们自己吃饭都成问题,哪能拿得出那么多粮食交税?” 竹山岭的里正也说:“是啊,这几年收成不好,大伙儿都是勒紧了裤腰带过日子。要是再增税,怕是只有卖孩子才能交得上了!” 另外几人也开始吐苦水,只有陈里正站在末尾一言不发。 增收赋税一看便知是上边的意思,他们这些泥腿子虽说在村里算个人物,但跟坐在里头的官老爷比起来那就是贱命一条。反驳又有何用?到头来还不是只能带着满肚子愁绪回去。 师爷眉梢一吊,不耐烦地打断了他们:“这事儿是刺史大人吩咐下来的,不仅是咱们县,整个邕州都得多交两成税!” “这......”桐花村里正还想说些什么,却被一个眼神瞪回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