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有了这个膜,锂电池回收的浸取和提取,两个环节就可以直接合二为一。” “这样,貌似不需要太大的场地,造个一体化回收设备就行。” “这边丢电池,那边吐各种电池的金属元素。” “以后进一步小型化,还可以装到无人机,海洋,月球等地方随便挖矿。” 有了这变态的生物膜。 陈易很快就决定,不搞大体量的化工设备那一套,自己直接搞个一体化的锂电池回收设备。 “确定设备设计之前,需要试验确定生物膜的吸附效率和吸附容量。” “还有,最重要一点,要把吸收全部金属的生物膜,调整改进成吸收单质金属的生物膜。” 陈易看着眼前生物膜的属性界面。 毫不客气的说。 这生物膜已经疯狂到,把整个元素周期表的金属元素一网打尽了。 堪称金属饕餮膜也不为过。 根据系统的备注评价。 通过不同金属的导电性,吸收速率不同,可以对金属进行分类吸附。 但经过几位虚拟化学老师言传身教。 陈易很明白,哪怕吸收速率不同,在在大部分进行反应时,还是会有一点其他物质参与反应。 跟着一起反应的这点东西。 如果不进行提纯净化,这会影响材料的材质。 选择提纯净化,这成本又上去了。 要从根源上面解决这个问题。 陈易只有把这全金属通杀的生物膜,调整改良成单独金属的单质膜 比如需要锂,这就拿出锂的生物膜。 需要铀,那就拿出针对铀的生物膜。 根据这个思路和方向。 陈易在实验室配制出一杯富含各种金素元素的溶液。 拿过剪下来的一块生物膜,简单测量一下面积,这就开始试验。 “21.3平方厘米,按5秒一个单位。” 把生物膜放到测试台,仪器自动倒入溶液,同时测试台开始旋转,最大限度的提升生物膜和溶液的接触。 5秒之后,溶液被排干。 陈易看着半透明偏黄变成黑色的生物膜,烘干表面的水分,再测量重量。 多了7.81克。 “这速度,有点惊人啊。” 陈易有些惊喜。 这7.81克,毫无疑问就是这块生物膜在5秒内吸附的金属元素。 要知道,这只是一块21.3平方厘米的生物膜。 如果把生物膜卷起来,增加单位时间的接触面积,这吸附效率,还会指数倍提升。 “再来一次。” 第二次倒入溶液。 同样旋转增加接触,5秒之后排干。 陈易烘干生物膜,测量重量。 多了15.63克。 减去第一次的7.81克。 这次吸附的重量,还要多0.01. 第三次.重量增加7.8克,吸附效率依旧稳定。 第四次,还是7.81克,吸附还是稳定。 第五次,增加6.27克,吸附效率下降了百分之20多一点。 第六次,增加了5.03克,达到生物膜的吸附极限。 “单位平方厘米,吸附效率每秒73毫克,吸附总容量达到2克。” “这个生物膜的效率,有点吓人。” 陈易看着六次加起来42.6克的重量,眼里露出一丝震撼。 这已经不是吸附金属,这算得上是吃金属了。 要知道,吸附之前的生物膜。 21.3平方厘米的自身重量,这也不过6克多一点。 吸附完金属元素,自身重量提升了8倍有余,吸水纸都没这么过分。 “至于把吸附的金属提取出来,这个就简单了。” 陈易戴着橡胶手套,把重量差不多50克的生物膜,拿起丢到一边的坩埚。 一番加热之后。 生物膜溶解汽化。 坩埚里只留下一小团富含各种金属元素的黑色粉末。 陈易把这点粉末简单的置换还原,弄出来上电子秤,得出精准的重量。 “42.56克,看来丢失了部分。” 把全部数据都记录好,陈易就开始调整生物膜的属性。 七彩的光芒绽放。 笼罩剩下的一小块生物膜。 待光芒散去。 眼前的生物膜就变了颜色。 由偏黄变透明,变成了银白半透明。 【物品:嗜金属生物吸附膜】 【属性:强度x29.2,碱金属x109.2,碱土金属x29.5,过渡金属x25.1、主族金属x28.4】 【检测某项属性超越初始数值,请问是否读取信息?是/否!】 【注:这是一种具有疯狂的碱金属亲和性,对其他金属元素也有强大吸附能力的生物膜。 在它面前,没有一个碱金属的离子能逃脱被吸附的下场。 同时,不菲的强度,可以承受庞大的压力而不破。 可借助压力和碱金属亲和,轻松挤碎拆分一切的碱金属化合物。】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