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75 一加一大于二-《创意那不是拍脑袋就有吗》


    第(1/3)页

    国内的网友就把《海燕》复制到了外网,并告诉他们这是陈景恪写的散文诗。除了这一篇,他还写了很多诗词以及小说。

    只是这位热心的国内网友也不知道是怎么想的,贴的是汉字原文,国外网友根本就看不懂。

    不过他们还是通过介绍知道了陈景恪还是一个作家,写过很多作品。

    此时正是《阿甘正传》横扫灯塔国的时候,尽管他们的媒体默契的忽略了蒋问和陈景恪,但互联网可以让普通人越过媒体直接了解自己想要了解的东西。

    在粉丝群体,他们的声望很高,许多人都在讨论两人。

    陈景恪的这篇《海燕》很快就被翻译成了英文,而且能看得出来这个译者是个大手子,翻译的相当有水准。

    都说艺术无国界,这句话对不对暂且不说,至少在这一刻这句话是对的。《海燕》迅速的征服了每一个看到它的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传播它。

    一开始还只是影迷私下传播,很快一个灯塔国的知名作家的一篇脸书把它带出了圈。

    这位作家在自己的脸书里写到,他是看过《海燕》被海燕的精神所感动,听说《阿甘》里的丹中尉就是‘海燕’化身,专门买票去看了。

    结果被这部电影给感动了,同时也肯定的说丹中尉就是海燕精神的具象化,至少在暴风雨那一晚是。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作家的朋友圈同职业的人就会多一些。

    这篇脸书被很多作家和文学爱好者看到,他们出于好奇去看了《海燕》,也同样被这篇散文诗里不屈的精神所感动。

    这些人有些看过阿甘正传,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多都认为丹中尉暴风雨之夜的表现确实很像海燕。

    这些看法和留言促使许多没有看过阿甘的人走进了电影院,回来后他们也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是单纯的影评,有的是把《海燕》和丹中尉乃至阿甘正传联系在一起进行深度剖析。

    就这样,几个看似毫不相关的东西,以这种奇怪的方式串联在了一起,起到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很快《阿甘》的宣发团队就注意到了这一点,他们马上采取行动,投入了资源进行宣传。

    同时他们还请人把陈景恪的所有诗词以及那篇小说,翻译成英文放到了网上。

    至于《变形记》是嘲讽腐朽的资本主义这种事情——小问题,资本主义哪天不挨骂,能赚钱就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