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对,应该说是你来监国,我帮你一些,”赵德昭长长出了一口气,正色警告道,“既是爹爹说的,那自然有道理至极,不错,这些事情,我是做不来的,也不忍心。四哥儿,这些关系着咱们家皇位永固之事,我若做不来,你能做得来,你不该多虑我的想法,我……” “二哥想多了,这个时候,处理内部事务,还是要用怀柔的手段最为妥当,我们要打那些小的利益集团,震慑不大不小的利益集团,拉拢那些大的利益集团,最终形成一个格局,通过蚕食那些小的利益集团,比如通过科举制度上位的文人集团,从而达到稳定大部分中层地主阶级的目的。如此一来,当中有的位置空缺,会引起大的地主节级的注意,这个时候,就是看我们的手段的时候,拉拢哪些,分化哪些,打击哪些,从而实现什么目的,这就要看君王的能力了。”赵德芳安抚道。 赵德昭琢磨了很久,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回头跟你说,”赵德芳请教,“爹,糊名制怎么推行?” “恩科,”太祖道,“今年改元,本该有恩科,何况还有照常的科举。我看先从恩科开始。”太祖道。 赵德芳笑而不语。 “你有什么鬼点子?”太祖好奇道。 赵德芳指了指外头笑道:“那些达官贵人们的子侄……” “妙!”太祖大喜。 赵德昭恍然大悟,抿着嘴冲赵德芳竖大拇指。 恩科,到底开不开,怎么开,什么时候开,原本也是又定数的。 按说今年是太祖的开宝元年,开一场恩科那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而且国朝正需要文臣武将各种人才,如果开恩科,至少能选拔一批胜任地方官吏位置,补充朝廷中枢部门的人员。 可问题就在于今年还是三年一次的省试日期。 故此,恩科开不开就成了太祖的一念之间罢了。 太祖的意思是开,他需要新鲜的人才冲击那些已经不想奋斗了的老臣。 可找什么合适的理由? 赵德芳给了一个很好的理由。 这时候,距离大宋开国也已经快十年了,跟着太祖的文臣武将们家里的子孙们,该长大的也都长大了,按照国朝规矩应该给他们授予官职才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