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八章 大国的工业底蕴-《大国重工》
第(2/3)页
机械、电子两部这一次也是下了血本,从各地抽调过来的,都是各单位压箱底的技术大牛,光是那种头发雪白、早年曾经留美留英的老专家,就有六七位之多,这些人在机电行业里浸淫多年,知识结构或许有些老化,但论技术敏感,能够把诸如陈纻这样的小字辈甩出几条街。
有些设计,陈纻他们还要琢磨一下是什么原理,这些老专家直接就能说出来:这玩艺是1925年某家公司最早提出来的,后来被应用在什么产品上,再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革,年轻一代听得木木讷讷,恨不得立马跪下给老先生们磕上一个了。
“太了不起了,真是大手笔啊!”
一天的工作下来,陈纻精神亢奋,怎么也睡不着觉,于是索性跑来向冯啸辰大发感慨。
“什么大手笔?”冯啸辰却是有些不在状态,他要操心的事情多得很,这些技术上的细节还真不入他的法眼。
陈纻说:“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集中这么多行业里的顶尖专家,这真是大手笔。我带着十几个专利回来,还觉得自己的技术非常了不起了。谁知道,国内真是藏龙卧虎,今天接触的几位专家,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曾经读到过他们发表的论文,你别急,我说的是他们在40年代发表的论文!”
冯啸辰笑了笑,说:“这也不奇怪啊,你想想看,中国毕竟是一个装备工业大国。虽然在技术水平上和西方国家还有差距,但论规模和体系的完整性,西方能够和中国比一比的国家好像算不出几个吧?”
“也就是美国能比吧。”陈纻倒也懂行,直接帮冯啸辰把话补上了。英法德意日这些国家,技术的确是领先的,但因为国家体量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工业门类。再加上西方市场是一个整体,很多国家也不需要自己掌握所有的技术,因此按照体系的完整性来说,的确是不如中国的。
美国在20世纪的前半期充当了“世界工厂”的角色,尤其是在二战期间以及战后欧洲重建的时期,担负着为整个西方世界提供工业产品的职责,因此工业门类非常完整。这些年,美国也在逐渐退出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把主要精力转向利润率更高的高技术产业以及金融业,传统的工业体系处于瓦解消融的状态。不过,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至少从眼下来看,美国的工业体系比中国还是要强大得多的。
冯啸辰说:“这就是了。咱们搞了40多年的工业建设,而且大多数时期是在孤立的条件下自力更生,由此形成的工业底蕴是不容小觑的。你们作为新一代的海归,见识广,知识结构新,这是你们的优势。如果能够把你们这种优势和中国的工业底蕴结合起来,那么不出20年,世界第一工业强国的位子就该轮到中国来坐了。”
“呵呵,20年恐怕不够,不过,有个30年到40年,我估计能够实现冯总你说的目标。”陈纻略显保守地说。
第(2/3)页